疫情背景下科研与教学的机遇与创新 ——智能交通与无人机中心疫情相关的科研与教学总结
2023-2-2

2019年底,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改变了我们的生活,也改变了我们的学习方式。过去三年,疫情虽让我们感到恐慌、焦虑、迷茫,但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一些机会。上海交通大学智能交通与无人机应用研究中心在过去三年,立足专业,紧跟时事,聚焦于疫情带来的交通环境变化的新问题,在科研、教学、人才培养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并取得了丰硕成果。


1 抓准时机,探讨热点,研究疫情下的交通污染新变化


新冠疫情在全球爆发后 ,许多国家地区对此都采取了相应的封锁隔离措施。尤其在全球主要城市,疫情导致的工厂停工、机动车停驶等减少了大气污染物的排放,使空气质量在一定时期内得到了明显改善,这为城市交通污染的研究提供了一次难得的自然实验机会。例如我们可以借此研究:如果城市机动车减少或停驶,城市交通污染将如何变化?城市机动车排放对城市空气污染的贡献有多大? 智能交通与无人机应用研究中心以问题为导向,以数据为驱动,对疫情下交通污染相关问题展开深入探讨,累计发表了学术论文5篇。其中交大A类2篇、B类1篇、1篇2年内被引次数达55次。

研究生进行疫情相关的研究

本科生进行疫情相关的研究

疫情期间交通减少与污染减少之间的相互关系

上海2022年疫情封控期间城市空气污染的时空变化


2 结合实际,融入案例,助力教学跃升新台阶


疫情期间,智能交通与无人机应用研究中心的何红弟老师根据校园防疫中的真实场景,设计出校园防疫背景下《运筹学》课程的教学案例,将现实问题带入课堂,理论融入案例,调动学生学习热情,让学生意识并体会到课堂与生活的紧密联系,真正达到学以致用。 创新的教学方式获得了学校教学发展中心的认可,何红弟老师也受邀在学校教与学论坛上进行全校汇报,并被中国运筹学学会报道。此外,澎湃新闻网、上海教育电视台等也对何红弟老师进行了视频采访,人民日报、新华网、解放日报、新民晚报、上海科技网、上海教育新闻网等数十家媒体也对该教学方式进行了新闻报道。 2022年底,《运筹学》课程被认定为上海交通大学“本科课程思政示范课程”。


疫情案例融入课堂教学

新闻媒体的部分报道

承担的教学发展基金项目

写在最后


随着新冠疫情管控的逐步放开,新冠疫情暂时告一段落,疫情相关的科研与教学也即将收尾,但是思考永不停息、创新也永无止境。在未来,上海交通大学智能交通与无人机应用研究中心将继续创新创智、求真求实,在交通、环境等领域继续探索,为推动我国交通可持续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